利益相关方实现多赢 煤炭业整合重组无疑是一次利益调整。
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企业在被兼并煤矿当地都设立子公司,不仅税收、费用上缴渠道不变,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:继续按照工业反哺农业、以煤补农的机制,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。山西省有关部门在审批或换发证照时实行集中受理、联合办公、限时办结。
我国小煤矿问题的核心是多、小、散、乱,调整结构就是为了革除这些积弊,提高行业门槛和集中度。各市县政府具体负责本地整合重组方案的制定和实施,协调各方面利益诉求。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说,我们依据国家煤炭产业政策,坚持以先进生产力为标准,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发挥资本、人才、技术、管理优势,兼并重组中小煤矿,建立煤炭旗舰企业。原煤炭工业部副总工程师郝凤印说:山西设定的两个门槛有科学依据,单井规模90万吨是综合机械采煤的经济产能,300万吨的企业规模可以体现规模经济的优势。谈起这场大整合,山西省省长王君动情地说:结构调整就是要拿出敢舍善取的精神,为先进生产力开拓发展空间。
多数地方甚至把解决相关群众利益(包括给村民用的福利煤)和职工安置问题,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写进了兼并主体企业的义务条款中。结构大调整的 生旦净末丑在山西省煤炭工业厅,记者看到一张环环相扣的 《兼并重组整合流程图》,形象地诠释了结构调整中政府、企业、中介组织分别扮演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角色。以阳煤为例,根据2006年2月出台的山西省《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》,无烟煤和焦煤生产企业分别须以3.30元/吨和3.80元/吨的标准向政府交纳资源价款。
至2009年8月,运销集团在晋中、阳泉、吕梁取得了105座煤矿的整合权,规划产能达2970万吨/年。和翼城县的合作,令阳煤集团颇为不爽。此后,阳煤又与清徐县政府签约,一次性兼并了清徐县贯中煤矿及二号井所属平口煤矿、碾沟煤矿、西沟煤矿、洛池渠煤矿等五座煤矿,增加井田面积14.58平方公里,资源储量13625.6万吨。此时,山西的大批名牌,如早于长虹的春笋电视机、享誉全国的海棠洗衣机、芳芳洗衣粉、华杰电子表、大光香烟、迎泽啤酒等,已经在国人眼中消逝殆尽,非煤产业一落千丈,单一经济结构带来的恶果首次凸显。
而据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的保守估计,仅温州商人的损失就在150亿元以上。这要白赔上亿的资金。
对煤炭的路径依赖,使得山西近些年出现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回归现象。2006年煤老板杨虎峰整体收购该矿后,将矿井产能扩大到45万吨/年,但仍屡遭关停整顿,杨虎峰损失惨重,只能委身于同煤集团。其实,直到改革开放前,山西的煤炭工业都不像现在这样一支独大、尾大不掉。2009年7月17日,阳煤和临汾市正式签订了整合框架协议。
1980年5月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题为尽快把山西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能源基地的社论,1982年,国务院成立山西能源基地办公室。与民营企业必须以现金方式缴纳资源价款不同,八大整合主体可以通过资源价款转化为国有股本的方式,变相免交这笔沉重的开支。23号文要求,电力、冶金、化工等与煤炭相关联的大型企业必须退出控股地位,只能以参股的方式参与此次煤炭资源兼并重组。以至于该公司董事长刘建中在2009年公开称,如果不能紧紧抓住此次资源整合的最后时机,最大限度地掌控煤炭资源,那么公司必将陷入无煤可销、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。
三、央企争食央企巨头很快想出了曲线救国之道。气象专家称,即使2月12日降雪停止,因气温持续偏低,可能出现的道路结冰、大雾天气,将给返乡过年的人们造成较大影响。
介休市副市长韩海云、市政府市长助理杨广栋、市煤管局局长张宜谦三人因此去职。从1993年8月开始,李兴国开始跑煤矿手续,所谓手续,只是在省煤资委批个采矿证。
以至于河津模式一时间被整合主体企业争相传诵。仅在临汾市乡宁县,华晋焦煤就整合了五处小煤矿,矿井能力扩至每年900万吨。但就在采改表彰大会后的第4天,临汾梁家河煤矿发生爆炸,36人死亡,紧接着,全市煤矿开始了长时间停产整顿。起初,阳煤集团并不情愿。此时,山西很多地方政府开始根据《矿产资源法》的规定收取采矿权价款,0.45元/吨,李兴国又交了150万元,买下了深层煤的300多万吨资源的开采权,成为山西为数不多的真正的煤老板。2008年9月2日,山西省政府下发《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》(晋政发[2008]23号文,下称23号文),要求到2010年底,山西煤矿企业规模不低于300万吨/年,矿井数量控制在1500座以内,从而在在山西省形成二至三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,三至五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集团,使大集团控股经营的煤炭产量达到山西省总产量的75%以上。
中煤下属的中煤建设公司和山西焦煤集团各出资50%成立的华晋焦煤公司,早就在主焦煤基地吕梁和临汾地区展开了煤矿收购。51%的股权,意味着轩岗公司不用掏一分钱,即可年获利1亿元左右。
山西官方期待,几年之后,煤老板会被公路大王、公交大王、城建大王等新名词代替。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也不甘示弱。
保利集团也不甘寂寞,旗下的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此番在晋中市灵石县、晋城市沁水县、吕梁市离柳矿区、临汾市安泽县等地都颇有斩获。这次对煤炭资源的兼并重组,实质是一次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,既然是调整利益,博弈就在所难免。
以2008年轩岗煤电公司入股虎峰煤矿时的煤炭价格计算,该矿吨煤税后平均利润为439.67元,可实现年利润1.98亿元。按规划,华晋焦煤2010年的原煤生产能力将达到2100万吨。16个月以来,山西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手段,掀起了一场狂风暴雪般的煤炭业国进民退大重组。以阳煤当前100亿吨的资源储量计算,阳煤集团将至少需要向政府交纳330亿元,这相当于阳煤集团2008年全年的营业收入。
即便如此,国企巨头们在兼并中小煤矿时,仍会在付款方式上做足文章。从2008年9月到2009年3月,阳煤一口气兼并重组地方煤炭生产企业十家,增加井田面积100多平方公里,并在晋中四县、忻州保德地区、宁武榆树坡、朔州泰安等地投资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矿井。
机遇不期而至,本轮煤改让阳煤一举突破资源瓶颈。但被整合的煤老板们则等不起,多停产一天,就要多支付一天的维护成本。
至于煤炭产业链的拉长和延伸,具体对山西而言,就是发展电力和煤化工,但二者不仅均会消耗大量水资源,而且同样污染环境,做大做强仍然面临瓶颈制约。按照设想,阳煤集团接手后,翼城的36个小矿将被整合成12个60万吨以上的矿。
而150座煤矿中的60座,将被打造成年产90万吨以上的高效煤矿。而这块新资源,就在庄里村附近的一条山沟里。此次资源整合前,运销集团控股的46座煤矿平均单产不足30万吨/年,资源储量严重不足。从山西到河南,从内蒙古到山东,中国煤炭业的改革重组,仍然如暴雪后的三晋大地,山野混沌,道路崎岖。
浙江商会公开发难,让山西官方颇为反感,但随着大批煤老板的退出,巨额资金也随之而去,令山西深感无奈。为了防止无序争夺,山西省政府同时将境内的煤炭资源规划为18个矿区,以市、县(区)为单位与各整合主体进行谈判,划分各自的整合范围。
位于山西河津市下化乡的虎峰煤矿是一家设计产煤能力7万吨/年的乡办煤矿。据悉,他们中的部分人,还在筹备对山西相关部门的法律诉讼。
而临汾市洪洞县则选择了与5大巨头利益均沾的策略,该县成立了由县政府控股的煤炭投资经营公司,准备在整合后的所有煤炭企业中至少持股16%。1984年,随着有水快流政策的提出,国家、集体、个人一齐进军山西煤矿,山西煤矿数目很快过万。